肾小球性蛋白尿怎么治疗
蛋白尿在肾病圈非常“有名”,除了比较常见,还是因为它比较难缠,且对肾脏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对于蛋白尿的治疗,一直是肾病治疗中受关注的部分。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肾内科医生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肾病导致的蛋白漏出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影响也不同,治疗重点也不同,终尿毒症的风险也不同。
常见类型:肾小球性蛋白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类肾病占所有肾病类型疾病将近80%,因此多数肾病患者都存在肾小球病变的情况,肾小球性蛋白尿成为几种类型蛋白尿中为常见的一种。
肾小球作为肾脏内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着滤过的作用,将有用的物质留下,无用的滤过到尿液中,蛋白质作为大分子物质是身体内一种有用的物质,正常情况不会漏出到尿液中。当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问题受损后,无法完全发挥滤过作用,部分蛋白就会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肾小球性蛋白尿。
大量蛋白漏出反过来也会损害肾小球及滤过膜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终造成肾脏滤过功能出现实质性损害,引发肾小球肾炎肾病。持续蛋白漏出会加速肾功能的进展,长期蛋白尿超过1g肾衰竭风险会更高。
应对方法: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首先要找出诱发因素,比如感冒引起的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其次针对炎症治疗,一般激素配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肾病综合症患者,蛋白尿都能控制在1g以下。然后如果存在基础病,也要重视基础病的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
不起眼蛋白尿类型: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是肾脏内发挥重吸收作用的组织,肾小球滤过的东西,肾小管还要二次吸收,再将剩余有用物质吸收回来,没用的排出,肩负着“后勤保障”的责任。
此类蛋白尿类型在肾病中不常见,一般单独存在或与肾小球性蛋白尿中同时发生。通过尿液中检测,主要会发现小分子蛋白如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等。
治疗方法:
肾小管受损主要是受感染、药物毒性急性损伤或继发肾小球引发损伤,因此对于恢复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一是立即找到感染因素,进行消炎治疗。二排出急性因素,比如误服含有肾毒性药物导致肾小管受损,应立即停药,通过透析等方法将毒素排出体外,肾小管一般能恢复。三肾小球受损导致的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下降。可以通过西医消除肾脏内炎症,改善肾脏内生成环境,在通过中药调理恢复部分受损不严重的肾小球组织,来改善肾小管的情况。
提醒: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